生物燃料新局:SAF全球项目抢先于中国市场对美UCO贸易前景堪忧


  2025年1月,生物燃料市场再度引起关注,各项最新数据和政策动向深刻影响全世界内的交易、生产与政策。随着全球SAF(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的推进,中国的生物燃料工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尤其在对美UCO(餐厨废油)贸易方面,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南方潲水油(UCO)均价已升至6188元/吨,环比上涨58元,涨幅为0.95%;北方潲水油均价则达6488元/吨,环比上扬74元,涨幅为1.55%。而地沟油行情表现同样亮眼,南方地沟油均价5788元/吨,环比增加360元,涨幅可达6.64%,而北方地沟油的平均价格为5850元,环比上涨186元,涨幅为3.29%。

  市场观察显示,国内餐厨废油的内交易活跃度明显地增加,尤其在本月,大型贸易商的操作量较12月份显著上升,但需留意的是,1月订单的最后船期恰逢月末,导致UCO的出口量可能弱于12月。尽管有传言显示新一批来自美国的UCO订单即将下达,但具体数量至今仍未确定,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而随着月末的外单装船时间节点临近,国内对UCOME(基于UCO生产的生物柴油)、HVO(氢化植物油)和SAF工厂的原料采购也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常州工厂持续向河南濮阳的HVO/SAF工厂供货,这一系列交易活动逐步推动了连云港至日照莒县的UCO运输路线的发展。同时,多个地区如泰州、济宁、邯郸等地也在积极收购废弃油脂资源,形成了一种高频交易的市场格局。

  然而,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国际情势的变化频繁。印尼近期对UCO与棕榈油渣的出口政策进行了限制,进一步收窄了全球SAF/HVO原料买家的选择。然而,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最近发布的关于清洁燃料生产信贷的指导,引发了市场的谨慎情绪。根据文件,拟议中的45ZCF-GREET模型规定,在缺乏进一步指导的情况下,从进口UCO生产的燃料不再有资格申请税收抵免。这一政策无疑对美国的生物燃料市场形成了负面冲击,减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美国政府为UCO在SAF方向的获得45Z税收抵免设置了某种保护机制,业界依然对于其政策的延续充满疑虑。此外,特朗普政府早前提及对中国输往美国的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给中美UCO贸易的前景蒙上了阴影。根据金联创生物燃料研究组的预测,极端情境下,2025年中国对美UCO的出口量可能锐减至25-50万吨,相比2024年的出口量下降80-100万吨。

  在生物燃料的市场环境中,2025年1月中国UCOME工厂的运作情况较为理想,东南亚地区及中国香港的生物船燃需求持续强劲,支撑着UCOME的生产活动。而福建龙岩的生物燃料工厂通过稳定的欧洲分销渠道保持着畅通的订单来源。但由于地沟油和棕色油脂的采购成本一直上升,1月份UCOME的生产利润明显受到压缩,市场上甚至会出现了中国工厂毁单的传闻。

  湖北天基在完成订单后进行了检修,而辛集的丽荣鑫工厂也在进行设备维护,预计完成后将恢复生产。广西桂平广燃在技改完成后逐步启动生产,其年产能力由6万吨提升至10万吨。此外,山东海科化工的50万吨/年SAF项目也在按计划推进,预计到2024年12月末启动,尽管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正式生产消息,但内部反馈显示项目即将投料。

  关注国际市场变化,1月份停产的耐斯特鹿特丹生物精炼厂恢复生产,而韩国SK公司也开始向欧洲交付SAF产品。意大利Enilive在西西里岛的Gela炼油厂正式开工,年产能力高达40万吨,此外,泰国的PPT项目也郑重进入生产阶段,预计第一阶段年产量为600万升。

  然而,虽然全世界内SAF生产能力扩展迅速,供应端的压力慢慢的变大,这也给全球SAF价格体系带来了影响。此外,2月份马上就要来临的春节假期,对中国的生物燃料成品及原料市场交易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操作的新晋SAF/HVO项目加剧了市场之间的竞争,短期内SAF价格有可能继续下跌。

  尽管国内UCOME市场仍保持稳健,但亚太区域的评估价格指数或许在未来会有一定上行空间,原料UCO的贸易局面也将有可能迎来来自欧洲及亚太新邻国的订单,然而对于美贸易的局面依然未能打开,未来的中美生物燃料贸易的发展仍需仔仔细细地观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标签: